1、專業涵義
旅游管理專業是研究旅游業運營與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研究范圍包括旅游開發與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景區規劃、旅游企業管理、會展服務與管理、旅游經濟、旅游文化等領域,側重培養旅游規劃與項目管理和旅游企業管理與營銷。
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的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社會投資熱點。旅游管理專業緊密結合我國旅游業轉型發展、產業結構優化的趨勢,具有實踐性強、國際化融合度高的特征,形成產學研應用性與國際化合作辦學兩大特色。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能夠掌握旅游管理基礎理論和方法,正確地運用于旅游規劃與項目管理、旅游企業管理與營銷的實踐,為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專業發展情況
旅游管理專業于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設立,199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是山東省最早設立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擁有向國外院校推薦優秀本科生的資格。1996年成立旅游管理系,2011年整體并入商學院,2013年成立山東師范大學旅游規劃與咨詢研究中心。2014年山東師范大學與青島旅游學校聯合招收“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旅游服務與管理本科生。同時,也是山東省自學考試本科主考院校試點單位,被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定位山東省旅游人才培訓基地。自1986年以來,在人文地理學碩士點設區域旅游招生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設立旅游管理碩士點,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旅游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5年被批準設立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旅游服務方向)專業碩士點,成為全國首批擁有旅游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旅游服務(教育碩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2016年與上海姜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作的萬豪國際集團旅游管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被評為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
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現有專任教師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人,講師7人,校外客座教授15人。截至目前,本專業已有1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生總人數已達2000余名,現就職于國際旅游開發設計公司、國際旅游酒店集團、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行政機關、旅游高等院校等單位,山東省90%以上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都有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任教。經過20余年的發展,旅游管理專業已經成長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品牌專業。
長期以來,本專業抓實踐促科研,將課堂與業界、學界緊密融合,與業界40多家企業、國內外幾十所高等院校及旅游管理部門開展多領域的產學研合作。課程教學與模擬仿真線上線下結合訓練,學生實踐基地設置常態化,致力于領班、主管、經理等職位的見習和實習,舉辦職業經理人講座、專家論壇,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專業辦學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圖20 旅游管理專業2016級同學赴黃山開展旅游景觀實習
圖21 師生探討旅游規劃設計方案
圖22 師生研究旅游線路設計
圖23.世界旅游組織旅游規劃專家Edith Szivas博士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座談交流
3.特色優勢
本專業在產學研融合與國際化合作辦學兩個方面特色顯著。堅持專業發展與行業發展緊密相連,師資建設和學生培養與政府旅游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緊密合作,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互為提升的特色辦學模式。所有學生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際旅游集團五星級飯店實習;與萬豪酒店集團緊密合作,實施管理培訓生方案;學生可以到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學習并在美國萬豪酒店實習、就業。同時,在旅行社、旅游景區采取分流和綜合實習模式,提升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自1999年以來,與美國楊百翰大學合作,每年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外籍教師承擔《外教口語》授課任務,至今在本專業授課美籍教師達16人次,學生外語口語水平明顯得到提升。與加拿大圭爾夫大學采用“2+2”合作模式、與西班牙采用“3+1”合作模式培養學生,學生在修完國內外雙學士學位的同時,可以申請到國外知名院校攻讀碩士學位。
4.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具備系統的現代管理理論和扎實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應用復合型人才,能在旅游相關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規劃咨詢、經營管理、科學研究等工作。
旅游規劃與項目管理方面主要培養面向旅游規劃、策劃、咨詢機構和相關行政機構及各類旅游景區、主題公園、旅游度假區等,系統掌握旅游規劃和項目管理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前沿知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意識和拓展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旅游企業管理與營銷方面主要培養面向旅游景區、酒店、旅行社等各類旅游相關企業,系統掌握旅游企業管理與營銷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求的具有開拓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
5.知名學者、教授
李平,教授,博士。
山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旅游管理碩士學位點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山東師范大學旅游規劃與咨詢研究中心主任、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家庫專家;山東省科技廳、文化廳、林業廳、旅游局項目評審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旅游資源開發與區域旅游發展規劃,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大攻關課題專題研究3項,地方開發與規劃項目10余項,在核心以上的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主講《自然景觀學》、《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及《區域旅游規劃原理》等課程。
孫鳳芝,教授。
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碩士生導師、旅游服務教育碩士點負責人。山東省比較管理學會理事;中國旅游行業協會教育分會理事、山東省旅游專家顧問委員會專家,山東省旅游飯店協會文化顧問、山東省旅行社協會理事、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導游分會理事,山東省星級飯店評定員,山東省旅游景區評定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旅游經濟、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多篇為CSSCI、EI等檢索;出版《黃河流域餐桌記憶》等專著、著作和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省專項基金項目、省級教改項目等10余項,為山東省旅游局及各地市完成旅游規劃20多項,為山東省旅游局主持起草了3部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獲山東省人文社科三等獎、山東省產學研創新三等獎。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學獎、校級先進個人等稱號。主要講授《服務管理學》、《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等課程。
張偉,教授,博士。
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生導師,山東省旅游景區評定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旅游、環保、生態項目評審專家,第九屆山東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主要講授《旅游環境學》、《旅游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研究方法》、《旅游規劃與戰略》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經歷地理學、生態學、管理學等多學科融合,近年來主要研究區域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旅游生態環境評價、旅游信息化等。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其中多篇為SCI、EI、CSSCI等檢索;出版《山東省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新編旅游環境學》等著作;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研)、主持完成山東省軟科學重大項目、省級教改項目和數十項旅游規劃及各類生態規劃及評價等,作為第二成員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全校首屆十大教學能手、校級教學名師、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6、海外交流情況
旅游管理系教師遵循國際化辦學理念,加強與國外院校交流合作,孫靜老師在美國猶他大學的公園休閑與旅游系訪學半年,潘華麗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訪學1年,李平、孫鳳芝、張偉等老師分別去韓國又石大學、西班牙康普頓斯、法國奧維耶多等大學、美國克萊蒙大學等短期訪問交流。解孝娟、李東成、韓苗苗等老師參加亞洲食學論壇。同時,非洲肯尼亞肯雅塔大學、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以及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教師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近3年來,王茜等20多位本科生在讀期間赴加拿大、美國、法國和西班牙國外知名高校交流。袁菁等近10位同學在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申請攻讀碩士學位。
7.知名校友
蔡曉峰:1993級,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副總經理
王昌玉:1993級,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酒店工程學院,院長
任戰鷹:1993級,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
賈躍千:1994級,浙江省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劉緯華:1994級,海南省保亭縣人民政府,縣長
徐立朋:1994級,也門徐立鵬出口與投資公司,董事長
來逢波:1995級,山東交通學院人事處,處長
李 鵬:1995級,山東周村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邊立元:1995級,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馬保烈:1995級,山東旅游職業學院校辦,主任
劉洪鵬:1997級,棗莊市旅游和服務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宋寰亮:1997級,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杜長輝:1998級,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經理
任雅琳:1998級,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副處長
8.優秀學子
(1)在校生參加校外比賽獲獎情況
姓 名 |
獎 項 |
等 級 |
時間 |
級別 |
馬楚楚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特等獎 |
2012 |
國家 |
張宇琦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2 |
國家 |
柳 玥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二等獎 |
2012 |
國家 |
單曉雪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2 |
國家 |
馬楚楚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二等獎 |
2013 |
國家 |
徐子珺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3 |
國家 |
單曉雪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3 |
國家 |
單曉雪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一等獎 |
2014 |
國家 |
趙雨凡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一等獎 |
2016 |
國家 |
姜曉嫄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吳一帆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吉爽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楊蕓瑋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徐文添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劉榮豪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決賽C類 |
三等獎 |
2016 |
國家 |
遲慶紅 |
第八屆“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省) |
三等獎 |
2012 |
省級 |
王苗苗 |
山東省大學生禮儀風采大賽 |
一等獎 |
2013 |
省級 |
黃丹華 |
第三屆山東省導游大賽 |
三等獎 |
2013 |
省級 |
于 露 |
魅力中國校園才藝展示活動山東賽區 |
一等獎 |
2012 |
省級 |
(2)在校生獲得獎學金情況
獎 項 |
姓 名 |
性別 |
年級 |
專業、班 級 |
受獎勵 時 間 |
國家獎學金 |
陳 萍 |
女 |
2013 |
旅游1301 |
2016.10 |
國家獎學金 |
夏 紅 |
女 |
2010 |
旅游1003 |
2012.10 |
省政府獎學金 |
茍璐璐 |
女 |
2012 |
旅游1202 |
2015.10 |
英才獎學金 |
杜 健 |
女 |
2011 |
旅游1102 |
2013.11 |
英才獎學金 |
張學超 |
女 |
2012 |
旅游1202 |
2014.12 |
校優秀共產黨員 |
何睿智 |
女 |
2009 |
旅游0902 |
2012.05 |
十佳團支部 |
2012級旅游1班 |
2015.04 |
(3)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項目類型 |
項 目 負責人 |
性別 |
年級 |
項目名稱 |
立項 時間 |
級別 |
|
創業訓練項目 |
孔丘 |
男 |
2014 |
“樂拾貝”大學生閑置商品處置與實名公益平臺 |
2016.10 |
國家 |
|
江俊誠 |
男 |
2014 |
設計李大廚廚師部落 |
2015.10 |
國家 |
||
徐禮邦 |
男 |
2014 |
網絡社區式自助旅游平臺(One Z One)的啟動與運營 |
2015.10 |
國家 |
||
呂杰 |
女 |
2014 |
又遇老城,重拾記憶,美在慢旅游——唯慢旅行社策劃 |
2014.10 |
國家 |
||
創新訓練項目 創業實踐項目 |
李冬迪 |
男 |
2014 |
接種式服務補救對酒店外包服務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基于接種理論和歸因理論的視角 |
2016.10 |
國家 |
|
張立松 |
男 |
2014 |
旅游景區商業性表演及服務規范研究——以泰山景區“封禪大典”為例 |
2015.10 |
國家 |
||
郝 娜 |
女 |
2013 |
山東省汽車露營旅游地調查與線路設計 |
2015.10 |
國家 |
||
梁艷艷 |
女 |
2013 |
旅游廣告訴求與目的地類型的匹配效應 |
2015.10 |
國家 |
||
陳 萍 |
女 |
2013 |
飯店實習體驗對旅游管理本科生擇業的影響及實習模式優化 |
2015.10 |
國家 |
||
孫文磊 |
女 |
2013 |
基于健身的虛擬旅游市場調查與開發 |
2015.10 |
國家 |
||
崔云霞 |
女 |
2015 |
濟南城郊體驗型鄉村旅游產品提升策略研究 |
2015.10 |
國家 |
||
茍璐璐 |
女 |
2012 |
原創型3D虛擬旅游景點的設計與建設 |
2014.10 |
國家 |
||
李曉月 |
女 |
2013 |
濟南市旅游紀念品市場調查研究 |
2014.10 |
國家 |
||
宋佳蕓 |
女 |
2012 |
《紅高粱》影視主題游樂園的策劃與建設 |
2014.10 |
國家 |
||
創業實踐項目 |
李 麗 |
女 |
2012 |
“來此購”時尚精品店 |
2014.10 |
國家 |
|
王德欣 |
男 |
2011 |
校園快遞終端配送服務平臺構建 |
2013.10 |
國家 |
9、就業方向
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去向為:10%出國修學深造、10%國外就業、17%考研、8%創業、55%就業。目前主要就業方向為:教育機構、政府機關、旅游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景點、旅游咨詢公司、商務企業、旅游電子商務、旅游規劃策劃機構、主題公園旅游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以及旅游與休閑行業的自主創業。其中進入萬豪酒店集團的學生比例約15%,入職與旅游行業有關的畢業生約占60%。
10、就業前景
2016年,旅游管理專業作為最有發展前途的10大專業之一,在工商管理類17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5,在整個管理學大類中排名第8位。我國旅游業在內需啟動、消費升級以及國民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旅游業正步入黃金發展期。政府多策并舉,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的發布,使國內旅游行業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行業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未來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大量的國際化、創新型、復合型人才來支撐。因此,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
11、課程設置
旅游管理專業在旅游規劃與項目管理方面核心課程: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規劃制圖、園林規劃與設計、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策劃學、項目管理、旅游資源學、旅游環境學、旅游學概論、旅游文化學、自然景觀學、消費者行為學等。在旅游企業管理與營銷方面核心課程:旅游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學、酒店管理原理與實務、旅行社運營與管理、旅游電子商務、景區運營與管理、旅游商務英語、旅游學概論、旅游文化學、自然景觀學、消費者行為學等。
12.培養模式
(1)專業培養人才定位:實施“雙元交融、螺旋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實行學校重理論和企業重實踐雙元交融,建立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踐螺旋式循環、階梯式提升的培養模式。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專業素養+行業體驗+實踐技能”的有理論、懂業務,既會實際操作、又有管理才能,既具備科學研究的專業素養,又具備進入企業就能工作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2)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是在行業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崗位能力要求,行業規范和職業資格標準,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本著“厚基礎、重實踐、強應用”國際化的理念,構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選修課+實踐環節”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內容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在實踐教學設計、進程安排、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選取上突出能力本位和教學做一體化,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開展實踐教學,同時兼顧學生專長發展和技術拓展能力培養。